後院來了兩隻貓。
其實也不能說是『來了』,這樣像是突然就出現似的,是一點一點的跡象讓人感覺到牠們的存在。連續好幾天的傍晚,利用孩子們還在社區中庭玩耍,晚餐準備妥當後還有點閒暇時間,到後院散步,一開始是沒注意到牠們的,就像走在台北的任何街弄,大概也鮮少有人會去留意出沒在車縫、花叢間的貓,人類早已習慣將貓當成是街景的一部分了。當我又在同一時間、同一地點、看到同一隻貓用同樣的姿態坐在同一塊石板上,這些天的記憶馬上串連剪接在一塊,不禁好奇的蹲下身,仔細度量這隻白底橘黃斑點貓。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一直覺得自己的生命和貓是有連結的。
從來沒養過貓,卻常有人告訴你:「妳像一隻貓。」
這隻白底橘黃奶油貓是害羞的,只要我趨前一步,牠便退後一步,若我靠近牠的速度太快,牠便一溜煙躲到矮樹叢裡,於是和牠之間就像是自然實驗課的兩塊同極磁鐵,一直保持一定的距離。
牠不是單獨的,有另一隻虎斑貓跟在附近,看起來尚年幼,應該是牠的孩子。
這樣經常蹲下對牠們喵喵叫的舉動,引起小虎斑貓的興趣,牠高舉尾巴輕聲地移動在我腳邊磨蹭,接觸的瞬間,可以感覺到那小小身軀的溫度。我回家尋找上回在超市買錯的貓罐頭,攪拌些白飯,希望能為我們的情誼打開序幕。對於小動物,我完全無抵抗能力,前些時候正值禽流感盛行期,家中飛來一隻白文鳥,為迎接這位不速之客,立即為牠準備雅緻的鳥籠,每天早晚將它拿到院子,和其他鳥朋友合鳴。可惜牠每天清晨高唱叫醒全家人的日子,並沒有持續太長,有天在院子曬太陽時,被一隻鷹弄倒籠子嚇暈後,就沒再醒過來了。
看小虎斑貓津津有味的吃著,奶油貓也不敵貓食的香氣,一起湊了過來。就這樣,小虎和奶油每天會出現在後院門前,家裡也多了一大包貓飼料。
現在只要坐在書桌前,便忍不住往窗外探視牠們倆的蹤影。通常吃完早餐後,牠們不會馬上離去,而在院子草地清理毛髮,互相嬉戲追逐;偶而伸出小小的貓掌捕捉飛過的蝴蝶或小蟲,或是凝視一片從枝頭上飄下的落葉,再找個最舒適的地方曬太陽;太陽太大就躲到樹陰、屋簷下或我曬棉被的架子下方。貓咪整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,醒著的時間也顯得優哉閒適,走起路來輕巧無息。孩子把林煥彰老師的一首詩<小貓走路沒有聲音>,主角換上小虎和奶油,高聲地念著:
小虎走路沒有聲音,
小虎知道牠的鞋子是
奶油用最好的皮做的,
小虎愛惜他的鞋子,
小虎走路就輕輕地輕輕地,
沒有聲音。
放慢腳步、樂活自在的日子,貓咪一族早比人類先領悟,如果有天到希臘卻沒看見懶洋洋的貓坐在階梯,那地中海的味道就對不上了。
向來對貓沒什麼好感的狗爸,接觸這兩隻後院貓後,竟也慢慢關心牠們的動向,見牠們下雨的日子到處躲藏,便利用休假日用幾塊木板為牠們蓋了間”避難小屋”。兩個孩子下課後也直奔到後院,和牠們一起坐在地上,享受午後輕風拂臉的舒暢,小虎則愛跟在他們後面走來走去。
我注意到奶油的左耳剪去一角,應當是有其他愛貓的人已帶牠去結紮,再放回原地 ,就是所謂的TNR<也就是trap(捕捉)、neuter(結紮)、release(放養)的意思>。近年來流浪貓、狗的問題漸漸被大家重視,也愈來愈多人願意在這方面付出心力,學習尊重同是大自然一份子的生命權。
此刻,拿起書架上早已熟讀有關貓的繪本,心中慢慢有不同的詮釋與體會,相信兩個孩子也如此。
- Jul 23 Wed 2008 11:24
後院的貓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